产品分类
最新资讯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李养坤

手 机:13963727872

电 话:13963715833

电 邮:sdzdsc@126.com

Q Q:1586247999

地 址: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开发区石雕艺术城

寺庙石雕石塔_佛塔的结构与象征

寺庙石雕石塔_佛塔的结构与象征

[ 发布日期:2014-11-07 10:37:55 浏览量:477 文章来源:http://www.sdzdsd.com ]

      我们常见寺庙石雕石塔,佛塔都有什么结构组合形成的,他们主要的象征是什么,寺庙里建设石塔,佛塔的意义再哪里,下边我们解说下石雕石塔佛塔的意义和结构;


       汉代石雕佛塔的塔身层数皆为奇数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石:“凡宫塔制度,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,从一级至三、五、七、九。


       入宋以后,石雕塔身的平而也发生了变化,六角形、八角形取代了四方形。而石雕塔身的平而变化,首先是我国地理条件的影响。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,高层建筑在地震中易受破坏,古代工匠通过长期的观测和总结建塔的经验教训,认识到建筑物的直角、锐角部分在地震时受力集中,易损。而钝角的部分受力均匀,不易震损。基于这方而的考虑,建六而、八而塔。其次,这与中国人的人生观、宇宙观相关联。中国人讲究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。数字因此被赋予了哲学宗教意义。数字有偶有奇,曰阴曰阳,天数奇数,为阳数,生数;地数偶数,为阴数,成数。天在上,是圆的,向高发展要用天奇数;地在下,是方的,平而展开要用地偶数。中国人这种对数的讲究,注定塔身立体与平而的奇偶对应。踏遍中华大地,石雕塔身无不如此。例如,永宁寺石雕塔、大雁塔、六榕寺石塔、开元寺双塔、虎丘石雕佛塔等。


       石雕塔基,整个佛塔的根基,是佛塔汉化过程中较少变化的部分。它上承托塔身,下覆盖地宫,一般低矮而稳固,唐以后,逐渐升高,分出基台和基座两个部分形状上,则配合塔身的层级呈四方形(塔身为宝瓶座)、六角形、八角形(塔身为多边形)低矮、稳固的如北魏的篙岳寺塔、隋代历城四门塔,唐朝以后,在原有的基台上加一个“须弥式”或“仰莲式”的基座,显得雄伟突出。以北京天宁寺为例,基座为八角形,建立在一个低矮稳固的基台上,共两层束腰。第一层束腰内,每而砌六个小皂,内刻狮了头,皂与皂之间以雕花间柱分隔。第_层束腰下部砌出小皂五个,内雕佛像,皂与皂之间的间柱上雕刻力士。上部施斗拱,斗拱上承托极为精细的石雕栏杆,石雕栏杆上置仰莲三重,以承托第一层塔身。后来其它各种塔的塔基向高大华丽方向发展。例如,西安的大雁塔、小雁塔等。


      石雕塔身,石雕佛塔的主体,也是佛塔传入中原后汉化最多的地方。秦汉时期,我国广泛流行神仙方术,以为神仙住在虚无飘渺的天空,有“仙人好楼居”之说。所以,秦始皇、汉武帝都曾组织修建过石雕高楼台榭,以求仙望气,承露接引,石雕华表就和汉代的承露盘造型基本一样。佛教传入之初也是借神仙的形式被中国人接纳的。石雕佛塔作为“佛”的象征,踏入汉地后,自然接受汉文化的改造—印度塔身的半球形消失了,塔刹嫁接在“求仙望气”的楼阁上。这种印度佛塔与石雕结高楼相结合而成的楼阁式塔身,自东汉问世以来,历经唐、五代、魏晋南北朝数百年不衰,成为石雕佛塔塔身的经典样式。不过我国多民族风俗文化的多样性也带出了佛塔塔身的千变万化,诸如密檐式塔身、亭阁式塔身、宝瓶形塔身等等。


     塔刹俗称塔顶,梵语“制多罗”意为国土,是佛域的象征。这一部是印度佛塔移植中国保留最完整的地方,因而也是最具佛教象征意义的部分,故人们常把塔刹的“刹”作寺庙的别称,古寺也称古刹了。造型上,与印度塔刹一样,汉塔的塔刹也分刹座、刹身、刹顶三个部分。刹座皆印度的须弥座或仰莲座。刹身的相轮汉化为奇数,且多为十一相轮。上面顶装饰华美,由圆光、仰月、华盖、宝珠构成,皆象征佛。
本文版权:正点石雕(http://www.sdzdsd.com)
版权所有: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;
公司网站: http://www.sdzdsd.com , http://www.sdsdpf.com 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