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人:李养坤
手 机:13963727872
电 话:13963715833
电 邮:sdzdsc@126.com
Q Q:1586247999
地 址: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开发区石雕艺术城
石雕牌坊,又名石雕牌楼,古时称绰楔。关于牌坊的起源,梁思成在《中国建
筑史》上是这样记述的:“牌坊为明、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,盖自汉代之阙,六朝之标,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。”就“坊”字而言,它起源于中国早期都市中的里坊制度,吴裕成在《中国门文化》里写道:“曹操规划建设邺城,开始实行城坊之制。邺城中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,路北为宫城、禁苑及贵族居住区。大道以南,纵横交叉的道路状如棋盘,被道路分隔成方形的居民区,称为坊。坊有围墙,开坊门以通出入。”因许多坊门都挂着写有坊名的牌子,亦或有的坊门悬挂着旌表里弄贤能的匾额,“牌坊”的概念由此形成。
那么,石雕牌坊建筑何时出现的呢?梁思成认为:“宋元以前仅见乌头门于文献,而未见石雕牌楼遗例。今所谓牌楼者,实为明清特有之建筑型类。”乌头门为棂星门的最早称谓。古时认为灵星主稼穑,取祈年报功之义,故又称天田星。汉高祖刘邦规定:祭天要先祭灵星。为此,各郡国县立专祠祭拜灵星。北宋仁宗赵祯于祭天的“郊台”设置“灵星门”,因门系木头打造,门上装有窗棂,为区别“灵星”,所以写成“棂星门”。它的结构最接近于明清牌坊,是牌坊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,同时它也作为牌坊的一个分支保留下来。至于为旌表典型人物及模范事迹而专门建造一座牌坊的做法,当是明清时期的习俗。
关于朝廷建坊旌表的情节,清初褚人获在他的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十一
回中是这样描述的:
却说高宗荒淫过度,双目眩晕。天后要他早早归天,时刻伴着顽耍,朝中事务,俱是天后垂帘听政。一日看本章内,礼部有题请建坊旌表贞烈一疏。天后不觉击案叹道:“奇哉!可见此等妇人之沽名钓誉,而礼官之循声附会也。天下之大,四海之内,能真正贞烈者,代有几人?设或有之,定是蠢然一物,不通无窍之人;不是为势所逼,即为义所束。闺阁之中,事变百出,掩耳盗铃,谁人守着。可笑这些
男子,总是以讹传讹,把些银钱,换一个牌坊,假装自己的体面,与母何益?我如今请贞烈建坊的一概不准,却出一诏,凡妇人年八十以上者,皆版授郡君赐宴于朝堂,难道此旨不好是前朝?”遂写一道旨意于礼部颁谕天下,时这些公侯驸马以及乡绅妇女,闻了此旨,各自高兴,写了履历年庚,递进宫中。天后看了一遍,足有数百。天后拣那在京的年高者,点了三四十名。定于十六日到朝堂中赴宴。至日,席设于宾华殿,连自己母亲荣国夫人亦预宴。时各勋戚大臣的家眷,
都打扮整齐而来。
独有秦叔宝的母亲宁氏,年已一百有五,与那张柬之的母亲滕氏,年登九十有余,皆穿了旧朝服,来到殿中。各各朝见过,赐坐饮酒。天后道:“四方平静,各家官儿,俱在家静养,想精神愈觉健旺。”秦太夫人答道:“臣妾闻事君能致其身,臣子遭逢明圣之主,知遇之荣,不要说六尺之躯.朝廷豢养,即彼之寸心,亦不敢忘宠眷。”天后道:“令郎令孙,都是事君尽礼,岂不是太夫人训诲之力?”张柬之的母亲道:“秦太夫人寿容,竟如五六十岁的模样,百岁坊是必娘娘敕建的了。”荣国夫人道:“但不知秦太夫人正诞在于何日,妾等好来举觞。”秦母道:“这个不敢,贱诞是九月二十三日;况已过了。”酒过三巡,张母与秦母等,各起身叩谢天后。明日,秦叔宝父子暨张柬之辈,俱进朝面谢。天后又赐秦母建牌坊于里第,扁曰:"福寿双高"。此一时决胜。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
从牌坊的演化过程中,我们不难看出,这段内容,实则在借用隋唐之名,讲述明清之事。
本文版权:正点石雕(http://www.sdzdsd.com)
版权所有。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。